深圳医保一二三档最新区别!2023年的新规!

资讯来源:综合整理
深圳医保一二三档最新区别!2023年的新规!医保可以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深圳参加了这么多年,你知道自己能享受什么样的医保待遇吗?以及今年医保政策和待遇方面?又有哪些最新调整变化?(关注文末提示获取深圳医保最新资讯及相关业务办事入口)
2023年医保最新相关消息
今年医保将迎来4个新调整
1.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
这两年,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有所提高。
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将标准提升到了每人每年缴费350元,另外在2023年,很多地区发布公告延长该项目的缴费时间。
2:清除不合理的限制
目前,有一些医院存在拒收参保患者的情况,给出的理由就是医保总额不够。
此外还有不少医院,会在患者病痛还未完全养好的时候,就强制其出院,而这一时间标准往往都是15天。对此,有患者也找医院理论过,但给出的答复却是,刷医保住院的,只能住15天,过后必须出院。
然而,我国在任何一条法律法规中都未曾提到过这一要求,也就是说,这是医院自作主张的行为,并且也确实伤害到了参保患者的相关权益。不仅如此,有参保人员反应,自己此前到医院看病买药,医生还会拒绝开药,理由是开药天数超限了。
以上几种情况都属于医保中的不合理限制,有关部门目前已经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并且会在今年对此类问题进行整治。就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中可知,在2023年1月31日之前,省级医保部门要将全省的情况汇总起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排查和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工作。
3.职工门诊报销待遇提升了
之前,国内只有部分地区支持职工门诊报销,虽然门诊费用一般不高,但如果能报销,也是好的。
但从今年开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普遍在全国开展,改革之后,全国基本都支持职工医保的门诊报销了,并且,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还会更高一些。
4.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有变
由于职工门诊统筹政策的改革,这些参保人员和地区也会对医保个人账户进行调整。
首先是在职员工在单位所缴纳的参保费将不再纳入个人账户,只有个人缴费部分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的则按照一定比例定额计入。其次,随着计入金额的变化,个人账户不光可以支持参保人自己使用,通过家庭共济其父母、子女以及配偶也都能用了,这样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率。(注;目前深圳已正式实施)
两项新规2023年正式实施
1.医保跨省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
《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均可以申请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没有就医次数限制。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不需要就诊一次备案一次。
支持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可以在参保地享受医保结算服务,原则上不低于参保地跨省转诊转院待遇水平。
如何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先备案
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选定点
参保人员申请异地就医备案时,可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直辖市等,并在备案地开通的所有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门诊就医时按照参保地异地就医管理规定选择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
持卡(码)就医
参保人员在就医地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时,应主动表明参保身份,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注:深圳市医保局、市财政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1月起,深圳开始实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政策,异地就医人员住院待遇有所提高。
同时新政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对于来不及办理备案的深圳参保人,在异地就医出院结算前补办本次入院之日起的备案登记手续,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提供直接结算服务。
注:进入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根据提示完成实人认证,然后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提示操作进行备案。选择就医地城市和备案类型,即可点击开始备案。
2.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最高奖20万元
《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把针对所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的举报纳入奖励范围,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规定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举报人一次性奖励。
《奖励办法》提到,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200元。
紧接着,来跟大家聊聊“深圳一二三档医保的最新区别”。涉及待遇、报销、绑定医院等方面。
这是一个困扰了不少小伙伴们很久的问题。特别是22年12月新规实施后,大家就更想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话不多说,一起往下看。
2023深圳一二三档医保最新区别
缴费标准不同
1.自己缴纳医保
深户一档:
上限:12964×300%×8.7%=3383.604元/月
下限:12964×40%×8.7%=451.1472元/月
深户二档:12964×1%=129.64元/月
非深户一档:
上限:12964×300%×8.2%=3189.144元/月
下限:12964×60%×8.2%=637.8288元/月
2.在单位缴纳医保
医保一档:
单位缴纳上限:12964×300%×6.2%=2411.304元/月
单位缴纳下限:12964×60%×6.2%=482.2608元/月
个人缴纳上限:12964×300%×2%=777.84元/月
个人缴纳下限:12964×60%×2%=155.568元/月
医保二档:
单位缴纳:12964元×0.6%=77.784元/月
个人缴纳:12964元×0.2%=25.928元/月
医保三档:
单位缴纳:12964元×0.45%=58.338元
个人缴纳:12964元×0.1%=12.964元
缴费标准说明
1.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2964元。
2. 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深圳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偿付基数都有调整。即有涉及到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12964元/月的标准计算。
注:计算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时都依据这个公式: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标准。
3..每个月交多少钱是跟你的缴费基数有关系的,也就是跟你的工资有关系。
具体缴费标准比例

图源:深圳医保
就医可选择的医院和社康不同
一档医保参保人
住院及门诊大病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普通门诊到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普通门诊就医的,无需选点,直接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到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就医的,选定后即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选定1家社康后,该社康所属的上级结算医院,连同结算医院下设的其他社康,都可以“打包”成一个整体自动纳入选定范围,相当于“选1送N”)。
举例
一档职工参保人小张,选定了福田区梅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定点就医机构。
按照“选1送N”的便民规定,小张可以在这家社康中心的上级医院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看门诊,也可以在这个医院下设的所有13家社康机构看门诊,均可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报销比例按照医疗机构级别设定:在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就医的,享受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在13家社康机构就医的,享受一级以下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

选点方式
在【深圳之窗】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医保】,点击“医保业务手机办理入口”可进入绑定系统。
二档医保参保人
门诊在绑定社康中心就医,住院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大病在规定医疗机构就医。
三档参保人
门诊在绑定社康中心就医,住院及门诊大病在规定医疗机构就医。
个人账户设置不同
一档医保
有个人账户,超出医保统筹报销的部分,可刷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余额超过规定额度时,超出部分可用于支付体检费用、在医保定点药店买药等)

图源:深圳医保
二档、三档医保
没有个人账户,超出医保统筹报销的部分需个人自付。
享受的门诊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
没有限额,按报销比例划扣个人账户。

图源:深圳医保
二档、三档医保
每个医保支付年度有1000元门诊报销额度。

图源 :深圳医保
享受的住院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
为了避免参保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深圳医保在帮助参保人住院治疗重病上保障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深圳医保
我们都知道,有了医保,买药看病都能享受一定比例报销,从而减轻经济压力。
而针对如何参保、报销范围等热点问题,这里也为大家做了一些梳理汇总。
最新常见问题解答
上班了,职工医疗保险怎么交?
答:所有用人单位都必须参加职工医保,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天内,给员工缴纳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用人单位在其工资中代扣代缴。以内蒙古为例,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缴纳,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缴纳,但不得低于最低缴费基数,低于最低缴费基数的,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
没有工作如何参加医疗保险?
答:一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年缴费,累计缴满一定期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终身享受职工医保待遇。
二是以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年一缴,达到退休年龄后仍要按年缴费,才能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哪些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五)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
(六)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费用。
什么是起付线和封顶线?
答:起付线是指医保统筹基金对参保人发生的属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的计算起点,在该起点以下的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承担。简单说,参保人看病累计达到一定的费用,医保才能按规定报销。
封顶线则是指医保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也就是参保人在一个年度内累计能报销的基金最高额度。
医保中断,这期间还能享受待遇吗?
答:中断缴费3个月(含)以内的,可按转入地规定办理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补缴手续,缴费当月即可在转入地按规定享受待遇,中断期间的待遇可按规定追溯享受。中断缴费3个月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参保地有关规定执行。
什么是医保“双通道”?
答:了解医保“双通道”,首先需了解医保谈判药品。医保谈判药品是经过国家医保局与药品生产企业的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
“双通道”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也就是说,纳入“双通道”的医保谈判药品可以在定点医院或药店购买并报销。
医保如何报销更周全常识
1.医保不能轻易断缴
要想用医保报销,就得保证自己在参保状态中,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停保了就无法享受医保的报销待遇,赶上生病去医院就得全部自己掏钱。所以建议大家主动参保、连续参保,更好地保障自身医保权益。
2.职工医保每个月都要缴费,如果换工作了,一定要注意转移自己的医保关系,早日在下个公司里接续上;居民医保的保费一般一年缴一次,一次保障一年,每年年底前缴纳保费,次年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千万别忘了参保。
2.小病优先考虑社区医院
小病可不去大医院,常见病和多发病之类的小病尽量就近社区医院就诊,医保的起付线更低、报销比例更高。同样的病症,有的地区在社区医院可能能够报销90%的钱,在三甲医院可能只能报销60%-70%,非常不划算。
同时,买药一定要去定点药店,买的药品在医保药品目录才可报销。如果我们买的药品不在医保目录,或者不在医保目录的限定报销范围之内,就只能自己掏钱了。
3.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更方便快捷
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
参保人可通过电子凭证享受各类医疗保障服务,包括业务办理、医保账户查询、医保就诊和购药支付等,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注册后根据提示进行实名和实人认证,即可领取医保电子凭证,完成激活。
4.异地就医先备案
先备案、后就医,这个流程大家要记好。因长期在外地居住、工作或随子女居住等原因需要到外地就医,及时办理异地备案手续,就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如果没备案就异地就医了,很可能你的报销比例要降低,自己就要多掏钱。
5.绑定亲情账户更方便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亲情账户”功能,可代家属申领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直接在手机上查询家人的年度医疗费用、个税大病扣除金额等信息。
当家中老人或小孩需要看病时,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机,调出已绑定亲人的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就医、购药等展码支付。
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首页】-【亲情账户】即可进入亲情账户绑定页面,可通过身份证或其他证件绑定,根据提示填写身份信息,上传相关材料证明,即可添加亲情账户。

微信搜索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深圳派】id: best0755(原:深圳百事通)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发送关键词【医保】,即可获取最新深圳医保相关入口及最新指南资讯。